回顧2022年的制藥裝備行業,可以用穩步前行來形容。其中頭部企業動作頻頻,包括加大研發投入,重視人才引入,加強技術提升,并積極擴建產能,以及加速國際化等,使得公司前三季度均獲得了不錯的業績,四季度隨著政策放開,有望進一步迎來增長。
2022年制藥裝備行業的回顧
近年來,隨著國內創新藥、生物藥產業的迅猛發展,以及疫苗企業的建設推進,上游的制藥裝備行業迎來了新一輪機遇,具備實力的本土藥機企業迎來國產替代的機會。
回顧2022年的制藥裝備行業,可以用穩步前行來形容。2022年年初,隨著藥明生物被列入UVL名單,業界對生物反應器的關注度大大提高,制藥裝備行業也隨之受到關注。業內認為,隨著國產生物反應器廠家技術水平的提升,國產替代步伐將加快,未來相關的藥機企業或受益。
今年發布的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出,要全面提高醫藥產業鏈現代化水平,實現供應鏈穩定可控,加快創新驅動發展轉型。該規劃發布后,業內認為制藥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將加快。
相對于中小企業,頭部藥機企業在生物藥領域的布局更早、更深,轉型升級的跨步也更大。今年以來,楚天科技、東富龍等頭部企業紛紛加大研發投入,重視人才引入,加強技術提升,并積極擴建產能,以及加速國際化。
例如,在研發投入方面,據楚天科技2022年中報顯示,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2.32億元,同比增長17.32%。另據公司三季報顯示,公司前三季度研發投入約3.75億元,其中第三季度研發投入近1.5億元,同比均繼續大幅增長。東富龍上半年的研發投入也有所增長,研發投入達1.51億元,同比增長53.00%。
在人才方面,楚天科技2022半年報顯示,上半年技術研發人員數量較同期增加650多人,技術骨干人才的引進是重點,并表現出明顯成效,報告期內集團技術研發人員數量近2000人。東富龍也在中報中提到,今年上半年,公司增加了研發人員。2020年至2021年,東富龍的其研發人員人數從396 人(占比14.88%)增加至677 人(占18.44%)。
在產能方面,為搶灘細胞與基因治療市場,東富龍2月底發布定增預案,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金額不超過32億元(含本數),所募資金將用于生物制藥裝備產業試制中心項目、江蘇生物醫藥裝備產業化基地項目、杭州生命科學產業化基地項目以及補充營運資金;楚天科技3月份也在互動平臺上表示,公司按發展實際需求逐步擴充產能,四期工程完工后將形成全球百億產能的規模。據悉,此次產能擴建占地142畝,主要涵蓋生物工程板塊、智能后包車間、智能中藥車間等。
同時,隨著數字化、智能化技術的成熟與應用,2022年的藥機企業仍在加速智能制造上的布局。其中,楚天科技堅持“一縱一橫一平臺”戰略,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制造技術的投入,產品系列不斷擴展,正朝智慧醫藥技術解決方案過渡;東富龍則圍繞“系統化、國際化、數智化”的發展戰略,采用“設備 工程 耗材”的業務模式,大力推進三大板塊布局和投入。
從頭部企業收入端和利潤端的變動情況,也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制藥裝備行業的發展情況。2022年三季報顯示,頭部企業楚天科技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4.95億元,同比增長22.06%;扣非后歸母凈利潤4.51億元,同比增長21.39%;東富龍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38.17億元,同比增長32.4%;實現歸母凈利潤6.04億元,同比增長8.3%。
2023年的展望
展望2023年的制藥裝備行業,業內認為隨著新基建的推進,以及政策放開,藥械需求將持續擴張,同時,受耽擱的創新藥、生物藥商業化也將加速落地,制藥裝備行業仍存在較好的前景,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。有數據顯示,目前中國制藥裝備市場規模逼近1000億元,隨著國內生物制藥企業、創新藥企業的迅猛發展,加速商業化落地,預計到2025年,上游的藥機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。
來源:制藥網